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探秘宁陵”地名系列三十二:“解堌堆”是宁陵君陵墓吗?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12-1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宁陵县城南侧,有一个很奇怪的村名“解堌堆”。据1992年版《宁陵县志·地名》载:“解堌堆:属城郊乡。解氏在此建村时,因村西北100米处有一土堌堆,故名。”fxV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说起这个堌堆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从前,有天黎明,有个拾粪的老头起床很早,当走到解堌堆村西北角,看见那个地方冒着烟,一直往上涨堌堆,他看见时堌堆已经有6米高左右。拾粪的老头感觉很奇怪,就走上前去用粪叉在堌堆上插了一下。说也奇怪,烟消堌堆停,不再往上涨了。村民说,那是在起山,如果不是那个拾粪的老头用粪叉一插,把仙气破了,说不定要起多大的山呢!于是,当地的村民以后就习惯性把起的那个堌堆叫“山子”。据村民解传德讲,后因盖房、修路,该堌堆逐渐被平。fxV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这个堌堆,还有一个传说至今广泛流传。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他们上辈的老人讲,有在此堌堆上烧香借盘子、借碗的故事。一直以来,当时附近的群众都是对这个堌堆顶礼膜拜的,每当初一、十五都有不少的村民来到堌堆上烧香、请愿,而且十分灵验。最神的是,因为以前群众生活都非常贫困,每当孩子结婚、老人送终等红白事招待客人时,需要大量的盘子、碗之类的物什却没有钱买,就在需要办事的前一天到堌堆上烧香,说明需要盘子、碗的数量,第二天早上堌堆上就会有出现为办事的那家准备好的数目相同的物什;用完后,只需要按相同的数目归还到堌堆上即可。后来,因为一些群众不自觉,在归还的时候,总是不按照借的数目归还,缺盘少碗,堌堆上的神仙一气之下,就不再为附近的村民提供这项“优质、便民”的服务了,此后在那上面再也借不出来盘子、碗了。fxV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传说是神奇的,但未必是事实。而据文献资料记载,此堌堆乃封地于此的宁陵君魏咎墓。《商丘地区地名荟萃》载:“村西北隅有一土丘,世传为战国魏庶公子宁陵君魏咎墓。”但说此堌堆为魏咎墓的说法不太可靠。1977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队郑光等进行实地勘探,认定此堌堆为西汉晚期墓。宁陵君魏咎生活在战国时期,历经秦、汉争霸,卒于汉朝建立之前。而根据考古表明,解堌堆村的堌堆系夯土筑成,地表下残存夯土尚有3米厚,夯窝直径7.5公分,深0.3公分,少数夯土层中杂有西汉绳纹瓦片。可能是西汉晚期一个大臣的坟墓,因为贫民在当时是不可能筑这么大的坟墓的。再者,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梁孝王刘武及王后墓都在永城市芒砀山区,他手下的大臣死后埋在他的附近是可能的。专家分析,在豫东地区发现大量的汉墓群就是此原因。是否魏咎墓尚需考古进一步发掘证实。解堌堆遗址目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fxV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关于宁陵君墓的位置在宁陵县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在宁陵县城大隅首处。1162年,黄河泛滥,宁陵遭洪水淹没。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宁陵县城迁徙于汴河堤南古城。因宁陵君墓处地势较高,县令就带领群众搬至此处,逐渐发展为新的县城,至今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修路垫地基时,县文物部门曾初探下为古墓。根据世传和记载,以上两种说法虽然不相同,但宁陵君魏咎的墓地在宁陵当无疑。今宁陵县仍有宁陵君封邑治所宁王城遗址。清康熙《宁陵县志》载:“宁王城,在县南关外,至今遗址岿然。”今毁。宁陵自古多堌堆,在谢堌堆东南方向还有丁堌堆,这个四千多年历史的堌堆下又埋藏着哪些历史密码?下期我们继续探秘。(宁陵史志办 马学庆)fxV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