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探秘宁陵”地名系列二十四:黄河故道边为何多“堡”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10-1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她的血脉孕育了华夏的文明。自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今宁陵县境内流淌了500余年,其间在沿途留下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地名,其中以“堡”命名的村落即是其中之一。Ser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如今,在柳河镇、孔集乡的黄河故道边便有“二堡”“五堡”“八堡”一系列以数字命名的“堡”村,在民权县孙六乡有“六堡”村。这些“堡”,读音为bǔ,既不是前面讲到的“寨堡(bǎo)”,也不是王堡堡子堌堆的“村堡(bǔ)”,而是一种特别的古河边独有的“河堡(bǔ)”。清代时,为管护黄河大堤及通报汛期、洪水情况,在堤上建有管理人员办公、居住的建筑物,称之为“堡”。据1981年宁陵县地名普查成果卡载:“二堡:筑黄河大堤时,按一华里为一堡,该村在二华里处,故取名为二堡。”“五堡”“六堡”“八堡”分别因地处管理黄河大堤第五、六、八华里处而得名。1995年版《民权县志·地理》载:“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八月,决睢州二堡,……十一月塞。”此“二堡”即今柳河镇二堡村,已由睢州划归宁陵,位于民权王庄寨入宁陵境不远的黄河故堤上。可见,一个“堡”字在宁陵地名中有三种意思、两个读音:寨堡(bǎo)、村堡(bǔ)、河堡(bǔ)。Ser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在宁陵地名中,除了“堡”,柳河、孔集两乡镇还有一些直接缘于黄河的村名。这些地名反映了黄河在宁陵境内的故址、堤坝、渡口及溃泛、治理等情况。Ser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一是反映黄河堤坝遗址的村名。有以村庄所处堤坝的地貌形状命名,如柳河镇堤湾村,大堤在此向东弯去,村子位于黄河故堤拐弯处,取名堤湾。有以过堤道口命名,有堤即有越堤而过的道路口,人们择路口而居,给道口冠以姓氏而成村名,如柳河镇韩道口村。Ser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二是反映黄河河道遗址的地名。如孔集乡商堤口,位于古黄河南岸,为宁商交界处的黄河渡口。再如柳河镇辘轳湾村,相传因古黄河河道在此弯折如辘轳车把状而得名。Ser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三是昭示黄河决口泛滥的地名。如柳河镇时洼村,该村居民大部为时姓,又因此村地洼,汛期到时,积水绕村,故取名时洼。再如孔集乡刘堌堆村,明洪武年间,有户刘姓从山西迁至黄河泛滥形成的大堌堆上建村,取名刘堌堆。再如孔集乡李八庄,明洪武年间,有个叫李八的人从山西迁居黄河故堤南侧,取名李八庄。咸丰末年,又迁至故堤北侧。Ser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四是反映历代官府治理黄河的地名。如上面所说的各“堡”,即是官府治理黄河形成的地名。再如柳河镇桃园关,俗称关上,以村后河堤多植桃树曾名桃园,且当黄河要冲,常设关,明代并置巡检司,遂称桃园关。官府为什么在桃园关设置巡检司呢?下期我们继续探秘。(宁陵史志办 马学庆)Ser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