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探秘宁陵”地名系列五:豫北“宁邑”为何迁到豫东?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3-1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甲骨文中所载作为地名的“宁”字有很多处,如:(1)未卜,争贞,我灾谭,在宁。(《甲骨文合集》3061正);(2)丙戌卜,毂贞:翌丁亥我狩宁?贞,翌丁亥勿狩宁?(《甲骨文合集》11006正);(3)翌丁亥勿焚宁?(《甲骨文合集》11007);(4)戍僻于宁。(《甲骨文合集))26892);(5)自可至于宁倡御。(《甲骨文合集))27991);(6)乙未卜,贞,在宁田。(《甲骨文合集》28196)。这里出现的“在宁”、“狩宁”、“焚宁”、“于宁”、“至于宁”、“在宁田”都为地名,可见是距商都(今安阳殷墟)不远的商王的一处重要田猎区。grw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这些甲骨文中的“宁”地是否就是今宁陵呢?历史学家何光岳在其《周源流史》论述:“按宁,古国,位今河南宁陵,商时北迁获嘉宁城,被周武王所并。”他认为商代时今宁陵即为宁国,并北迁宁城被周武王所并。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夏商西周时期今宁陵并不称宁,而为葛国。此时称“宁”之地在古修武,宋代《舆地广记》记载:“修武,本商之宁邑。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更名修武。”即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先攻下其边陲宁邑,在此驻军,并将宁邑更名为修武。此时宁邑的殷裔宁族人在失国后向外迁徙,其中一部分后来迁徙投奔到同为殷商后裔的宋国(今商丘),宋灭葛国后将宁族人分封到古葛地,仍沿宁族古之邑号称“宁邑”。由于古今行政区划的变迁,由宁邑更名的修武故城并不在今豫北焦作市修武县境,而在今新乡市获嘉县境内。《大清一统志·河南卫辉府》古迹条下:“修武故城,今获嘉县治,即古修武也,亦即宁邑。”可见,何光岳先生所论述“宁”古国的迁徙方向恰恰与史实相反,应是从获嘉南迁至宁陵。grw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从古“宁邑”改称修武到古葛国改称“宁邑”,见证了历史朝代的风云变迁与古方国的兴衰存亡,亦从迁徙史的角度见证了宁陵之“宁”地名与豫北修武、获嘉两县的不解情缘。“宁”为地名亦为姓氏,“宁”姓是起源于宁陵吗?下期我们继续探秘。(宁陵史志办 马学庆)grw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