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探秘宁陵”地名系列三:千年“葛”国为何改名“宁”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3-0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宁陵自古称葛地,远古为人文始祖葛天氏故里,自约公元前2070年禹封伯益长子大廉为葛伯,建立葛国,历夏、商、西周、春秋,至公元前610年被宋国所灭,共立国约1460年。宋文公灭葛国后,将葛地改称“宁邑”,分封给其卿大夫。清代《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五”:“古葛国,后为宋之宁邑。”DmD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宋国灭葛后为何改此地为“宁邑”呢?人们通常认为:战争不断,人们为追求安宁而称之为“宁”。否矣,其实这是从今之“宁”字望文生意而已。先了解下“邑”之含义:一般指城邑,在此指卿大夫的采地,即是诸侯国君将土地(连同居民)分封给卿大夫,其封地称为“邑”。“宁邑”中的“邑”即此,“宁邑”即是宋国国君分封给其卿大夫于宁的封地。DmD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春秋时封邑命名是有特定规则的,按照当时分封制度,或因古地、或因姓氏、或因族名而名邑。因此,宁邑之“宁”当从此三点溯源流。宁邑之前为古葛国,突然改称“宁邑”而非葛邑,以古地名邑首先否决。再看因姓氏命名封邑,考“宁”姓起源于春秋卫大夫宁俞,不在今宁陵一带,又否。再看因族名而名邑:最早在甲骨文中,已有“宁”地的记载,为商朝之封邑,位于今修武、获嘉一带,作为殷商之裔的宁族人在此生息。据甲骨文载,宁邑为商王田猎地和商人征伐抵御敌族之地,在殷西局势中相当重要。后周武王伐纣灭商,改宁邑为修武;宁邑被周灭,宁族人外迁(春秋时此地成卫国之地)。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封殷商后裔微子建立宋国,外迁之宁族人投奔同为殷商之裔的东方宋国。宋灭葛后,宋文公封宁族人在古葛国之地栖息,仍沿宁族古之邑号称宁邑。此为宁陵之“宁”由来。“宁”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这个字最早的字义是地名是族名还是人名?下期我们继续探秘。(宁陵史志办 马学庆)DmD宁陵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robots